2018年11月8日是上山下鄉運動五十週年。
整整五十年前,毛澤東發出最高指示:「知識青年到農村去,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」於是,我和全中國數千萬老三屆的中學畢業生一樣,離鄉背井,下放到農村。
所謂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,其實是十分荒謬的。因為當時農村的貧下中農大多都是沒有文化、沒有受過教育的。他們的素質、見識、知識的深度和廣度,完全沒有資格去教育初中和高中的畢業生。很多愚昧、保守、迷信、落後的東西都在他們身上存在。
為什麼要上山下鄉呢?1966年毛澤東發動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,以革命壓下生產,弄得不少工廠停工,很多企業處於停產狀態,無法吸收連續三年的中學畢業生。於是毛澤東便想了一個主意,就是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,實際上是把城市未能吸收的勞動力卸到農村。
在1968年到1973年五年的上山下鄉歲月中,我曾經在洪水衝崩了堤壩的時候,奮不顧身跳進缺口,用身體擋住了洶洶的洪水,爭取時間讓戰友拿沙包和泥頭把缺口堵住;也試過戰天鬥地,參與十萬人會戰東江水利引淡工程,被評為標兵中的標兵。不過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,我聽到領導說:「對阿劉只可以利用,不可以信用,更不能重用,因為他爸爸是個摘帽右派!」
我由希望變成失望,由失望變成絕望,最後投奔自由,經過六日六夜的荒山野嶺,九個小時的驚濤駭浪,一條泳褲來到了香港,開始了人生的新征途。
回顧五十年前的上山下鄉,可以說是往事不堪回首。我們一定要警鐘長鳴,記住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所說的,中國要警惕右,主要防止「左」,不可以讓文革再現,中國人民不可以走回頭路、吃二遍苦。